更新时间:
从1953年至今,我国共编制实施了14个五年规划(计划),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国力提升和人民生活改善,同时逐步形成了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由党中央提出规划建议、国务院编制规划纲要、全国人大审查批准后公布实施的制度安排。
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来到南瑞集团有限公司。在企业智能制造生产区,热情的员工们围拢过来,向总书记高声问好。
在四川之前,河南、内蒙古、浙江、江西的省级党委科技委员会已经亮相。河南、吉林和四川的省委科技委员会,都是由省委书记和省长担任主任。
在中国联通展区,一台具身机器人正在精准抓取和分拣桌上的小零件,吸引参展者的目光。通过机器视觉和人工语言交互,具身智能机器人可实现目标的识别,规划自主线路,完成物体的抓取和分拣。该系统还集成动捕套装、VR(虚拟现实)遥操,端云协同高效采集数据,通过流水线质检标注优化AI(人工智能)训练,适用于工厂搬运等场景。
因此在不断强化税收征管的同时,应该同步适度推进税制改革,适度降低名义税率,让企业实际税负维持在一个合理水平,同时国家财政收入也并不会由此减少,进而实现良性循环。
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重要政治优势。当前,我国正处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也面临着更加复杂严峻的风险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适应形势变化,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系统安排和战略部署,以高远务实的目标、旗帜鲜明的指导方针、指向明确的任务部署,指引全党全社会团结一心、勇毅前行,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
我们要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做好当前的工作,谋划好未来的发展。一方面,要在收官之年拿出收官之作,多措并举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前沿技术上抓紧攻关,稳步推动共同富裕,圆满完成今年目标任务;另一方面,要聚焦“十五五”,研究新情况、作出新规划,要一个领域一个领域合理确定目标任务、提出思路举措,深入分析论证,确保科学精准、能够如期实现。要统筹谋划,抓住关键性、决定性因素,把握好节奏和进度,注重巩固拓展优势、突破瓶颈堵点、补强短板弱项、提高质量效益,与整体目标保持取向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