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香港4月29日电 (记者 韩星童 孙悦 陈子彦 刘轩廷 焦心睿)香港特区政府海关关长陈子达在香港海关工作长达30年之久,辗转于各个岗位,其中驻守最长时间的就是缉私。因此,陈子达十分熟悉走私分子的犯罪手法,并积极带领香港海关善用科技提升执法精准度,加强与中国内地及国际海关组织紧密合作。近日,陈子达接受中国新闻网“港澳会客厅”专访,亲述香港海关屡破大案的心得,以及如何拥抱科技潮流提升执法成效。
数智技术赋能海洋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海洋领域数字技术研发和应用成果不断涌现,经济新动能快速形成。在技术研发方面,海洋大语言模型“瀚海智语”等正式发布,为海洋产业数字化转型奠定重要基础。在技术应用方面,“东海深蓝智慧中枢”平台、威海金陵管加工MES(生产执行)系统、舟山中远海运重工一套小组立机器人生产线等正式投入使用,助力海洋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中国华侨出版社副社长曾旭在仪式致辞中表示,借助图书捐赠,一方面是进一步丰富侨乡的图书资源,满足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以及广大读者的阅读需求;另一方面,也希望更多的专家学者、作家和文学爱好者能关注侨乡文化和海外华文文学作品创作。
与此同时,公司通过区域合资模式深化产业链布局。与眉山天府新区、湛江湾实验室的战略合作,分别瞄准西南市场拓展和海洋工程材料研发。这种“技术+地方资源”的绑定,不仅能够快速切入区域市场,还可借助政策与资金支持降低扩张成本,形成差异化竞争力。此外,新服务品牌“雨虹”的发布,进一步强化了向综合服务商转型的战略意图,有望提升客户粘性与利润率。
德国经济研究所日前发布的研究结果显示,未来四年内,美国“对等关税”措施可能让德国损失2900亿欧元,让欧盟损失1.1万亿欧元。
海洋传统产业运行稳中有进。一季度,全国新承接海船订单量、海船完工量、手持海船订单量三大造船指标处于合理区间波动,国际市场份额继续保持全球领先,其中手持海船订单量同比保持较快增长。骨干船企生产状态保持良好,接单强度和造船生产仍处于较高水平,海洋船舶工业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没有改变。船企新型绿色船舶生产成效显著,17.5万方大型LNG船、10800车LNG双燃料汽车运输船、18500吨新能源(单一燃料LNG)江海直达散货船等一批新型绿色船舶开工建造。海洋旅游市场快速发展,沿海各地区文旅市场迎来“开门红”,文化引领、科技赋能催生旅游新场景新方式不断涌现,助力海洋旅游市场供需两旺,一季度海洋旅游业实现增加值3842亿元,同比增长7.5%。政策引导邮轮旅游发展,国家层面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不断丰富邮轮航线和旅游产品,推进游艇登记注册和报备便利化”。广东提出大力发展跨海岛旅游,推动邮轮、游艇等高端旅游项目发展。
话剧《三家巷》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出品,广州市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出品,广州话剧艺术中心有限公司创作演出,是2025广州艺术季展演剧目。该剧根据欧阳山同名长篇小说改编,以二十世纪初的广州巷弄为背景,讲述周、陈、何三户人家年轻一代在时代浪潮中的命运交织,展现青年人的成长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