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抗旱,河库灌区及时开闸放水,增加流量,采取疏通渠道、维修涵闸等措施,做到远送多浇、有水可浇;引黄灌区根据抗旱需水情况,及时开闸放水,争取多引黄河水;平原灌区发挥机电井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机井通电,并组织投入各类排灌机械179.4万台,努力增加抗旱播种面积。丘陵岗区利用坑、塘、堰、坝等小型水利工程组织抗旱播种。夏播以来,全省累计抗旱浇水7977.3万亩次,播种进度与常年相当。
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接近6000亿元,累计培育400余家人工智能领域“小巨人”企业,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特别是今年以来,从DeepSeek横空出世,到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开跑,人工智能领域亮点频出,“头雁”效应有效发挥。
新华社里约热内卢4月29日电(记者陈威华 赵焱)当地时间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里约热内卢会见巴西外长维埃拉。
截至3月末,青海省绿色贷款余额2100.2亿元,占各项贷款比重26.5%,特别是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贷款占绿色贷款余额比重高达72%;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贷款余额分别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22.9和10.2个百分点;投向制造业中长期的贷款余额325.2亿元,一季度新增51.5亿元,同比增长39.3%,比全部产业中长期贷款增速高34.9个百分点。(完)
2025中国(重庆)国际消费节以“爱尚重庆·乐购全球”为主题,聚焦时尚消费、品质生活,通过升级优质商品和服务供给、升级“商文旅体展”跨界融合场景、升级智慧消费和绿色消费体验,满足多元消费需求,打造特色消费名片,提振市场消费信心,助力消费持续回升向好。
今天,人工智能热潮在全球范围内兴起,科技愈发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和经济发展的引擎,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对经济社会发展、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等方面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当年的提前布局,正在发挥关键作用。今年第一季度,上海人工智能产值同比增速达13.2%,成为拉动全市GDP增长的重要引擎,贡献率在三大先导产业中位列第一。
“好房子”政策通过放宽得房率、层高、阳台配置等技术指标,为房企产品迭代打开突破口,直接催化土地市场热度攀升。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金三银四”期间北京土地成交额约为235.86亿元,同比激增176.34%。在优质地块供应节奏加快的助推下,房企拿地积极性显著提升——以海淀区为例,年内已成交3宗宅地且另有3宗待拍,6宗地块的供应量创2022年以来区域新高,核心区域土地价值持续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