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另外,近些年受经济下行、大规模减税降费、楼市土地市场低迷等影响,地方财政收入受到一定冲击,而刚性支出有增无减。在财政收支矛盾不断加大的背景下,地方政府也有更大的动力加强征管,查漏补缺,依法依规征收该征收的税费。当然,税务部门也要同时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坚守不收“过头税费”红线。
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高级统计师张鹏介绍,一季度,文化核心领域实现营业收入2312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1%,增速比2024年全年快0.8个百分点。其中,新闻信息服务、创意设计服务、内容创作生产等3个行业大类营业收入增长较快,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0.5%、8.6%和7.5%。
“这次座谈会不仅是思想上的交流,也是一次产教融合的‘对接会’。”杨为民表示,本次座谈会筹备过程中,已征集相关意见建议、调研报告32份,涉及昌平区重点产业发展、人才培养、平台搭建等方方面面,形成的成果汇编已分发到每一位来自“产学研政”领域的参会代表手中,会后将推动更多成果落地。(完)(《中国新闻》报 任德辉)
在钢厂控制中心,记者看到数名系统操作员正通过控制台下达指令,中央大屏实时跳动着全厂运行数据。负责人介绍,依托大模型技术,从原料进厂到成品出库装车的全流程均已实现自动化,其中镀锌工艺是核心环节——尤其是汽车板生产对镀锌精度要求极高。钢板镀锌工艺就像给钢板穿上一层“防锈衣”,通过铁锌合金化反应隔绝腐蚀介质。在连续热镀锌产线现场,记者观察到钢板以每分钟180米的速度快速通过450℃高温熔化的锌液,铁和锌在高温下“融合”,钢板表面形成一层坚固的合金层,过去这类工艺依赖老师傅凭经验反复调试参数,现在只需要技术人员点点鼠标就可以实现了。
绿色低碳技术助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绿色船舶技术研发持续推进,WinGD 10X92DF-M-1.0甲醇发动机、CPGC-MAN L21/31DF-M甲醇双燃料发动机等绿色船用发动机研制取得新进展,世界最大功率甲醇双燃料船用主机、首型高替代率甲醇燃料船用中速机正式交付,进一步推动海洋产业绿色发展。碳捕捉和回收技术应用取得积极进展,文昌9-7钻井平台首次应用“火炬气回收+等离子点火”的火炬气回收利用方案,实现火炬气“零排放”;世界上第一艘安装碳捕集和封存设备的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建造完毕,标志着我国在海上碳捕集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主要海洋传统产业稳中有进。海洋船舶新承接订单量、海船完工量和手持订单量继续保持全球领先。海洋交通运输业发展态势较好,海洋货物周转量、货运量同比分别增长5.8%、4.2%。海运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0.1%,其中出口额同比增长5.6%,进口额同比下降8.4%。海洋旅游业快速发展,海洋旅游业实现增加值3842亿元,同比增长7.5%。
构建版权数据确权机制。探索实施数据资源持有权、数据加工使用权、数据产品经营权三权分置的产权模式,数据所有权归属于最初的数据生产者或所有者,数据加工权可授权给数据平台或服务商,数据使用权则可以通过共享或租赁协议在不同市场主体之间流通应用,进而实现数据资源的高效配置。此外,运用区块链技术为版权数据确权,实现“区块链+数字版权”的有机结合,可以有效提高版权确权效率。通过时间戳技术和哈希算法来确认数字版权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经过认定的数字作品根据其特有的哈希数值可实现在整个区块链上的版权状态追溯,保证交易数据的真实可靠。